雷軍談到世界500強企業跨越開拓新業務時反而難以成功,有些大公司跨越新業務甚至不如start up的初創公司。究其原因,雷軍總結了3點,分別是:①偶像的包袱;②慣性的思維;③認知的錯位。
大公司偶像的包袱
有些大公司認為自己什么都有,有品牌、有人才、有錢、有資源等等,沒有識別到自己在新的領域也是從0做起,定位不清楚自己的位置。
有些大公司會大刀闊斧的干新產品,有時候會為了面子、形象,背著錯誤的“偶像包袱”踽踽前行。
雷軍舉例子,微軟費勁巴拉也沒搞好手機,也沒搞好手機操作系統。相反,有些初創公司能夠向死而生,虛心向其他人學習,制定合理的目標,取得巨大的成功。
大公司慣性的思維
有些大公司習慣性按照“既往”的做事方法去做事情,按照原來的“慣性”做法去做事,沒有結合當前的現實。
這些公司會因循守舊,使用原有的設計、生產、制造、營銷等方式,即使新技術出現、市場變化、消費者變化等,依然不愿意去做出改變。
比如,數碼相機出現過,有些傳統的膠卷廠、相機廠商紛紛倒下。新的智能手機出現時,諾基亞甚至還不清楚自己做錯了什么,最后總結為“什么都沒做錯,但是確實是錯了”。
大公司認知的錯位
有些大企業對自身定位、市場需求、競爭對手等,特別是對自身的發展階段的認知和實際不符。
比如,有些大公司對自身產品、競爭對手不了解,就高估自身產品的競爭力,制定的目標不合理,比如價格太高、產量目標太高,最后慘敗收場。
大企業必須要拒絕偶像的包袱、慣性的思維、認知的錯位,敢于從0開始、敢于開啟新的思路、敢于審視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發展階段,心之所向,所向披靡!